三年鏖兵何时休
2025年2月24日,俄乌冲突三周年。三年战事,双方都蒙受了巨大损失。前不久,美国国务卿与俄罗斯外长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寻求重启跌入谷底的双边关系,就结束俄乌冲突试探着启动谈判。这场“消耗战”会在今年得以终结吗?
主笔赵世峰
俄乌拉锯战
时间回到三年前。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普京在讲话中说,30年来俄罗斯一直试图就北约不东扩达成协议,但却受到欺骗、施压和讹诈。普京还指出,北约的战车正朝着俄罗斯边境移动。
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双方冲突迅速加剧,范围从顿巴斯地区逐步蔓延到乌东部多地。俄军一度试图攻占乌克兰首都基辅,但遭遇顽强抵抗。俄国防部在2022年3月25日表示,特别军事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已总体完成,俄军将集中力量实现在顿巴斯地区的主要目标。随后,俄乌双方沿顿巴斯至扎波罗热一线僵持。
这期间,两军在亚速钢铁厂、利西昌斯克等战略要地激战。乌军在亚速钢铁厂坚守至当年5月投降,马里乌波尔被俄方控制。俄军随后集中进攻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至当年7月控制卢甘斯克州全境。乌军则通过多次反攻,于当年6月夺回黑海西部战略要地蛇岛。此后,乌军在美西方的装备和情报支持下发起哈尔科夫大反攻。当年9月18日,乌军宣布收复东北部哈尔科夫州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战略重镇伊久姆。
2022年10月5日,普京批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地分别作为联邦主体加入俄联邦。10月8日,连接俄本土与克里米亚的大桥遭袭击。作为反击,从10月10日开始,俄军持续对乌境内能源、军事指挥和通信设施进行大规模打击。同年11月9日,俄国防部宣布从赫尔松部分地区撤军,转移到第聂伯河东岸地带。
进入2023年,双方在库皮扬斯克、红利曼、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等方向继续展开争夺。2月,俄军与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围攻顿涅茨克地区重镇阿尔乔莫夫斯克(乌方称巴赫穆特),乌军守至5月撤出。6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在南线扎波罗热和东线开启夏季大反攻,但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3年6月24日,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任率部向莫斯科进军,最终在白俄罗斯调解下平息了这场武装叛乱,但暴露了俄内部矛盾。7月,乌军使用无人艇再次袭击克里米亚大桥,导致交通一度中断。自当年10月起,俄军猛攻乌东部重镇阿夫杰耶夫卡。2024年2月,乌军新任总司令瑟尔斯基宣布乌军从阿夫杰耶夫卡撤离。这是继俄方控制阿尔乔莫夫斯克之后,俄乌冲突前线发生的又一重大变化。
2024年8月,乌军突然对俄罗斯边境地区的库尔斯克州发起进攻,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军首次越过边境线大举攻入俄本土。库尔斯克州一名官员今年1月23日表示,该州21%的区域受到战事波及。
目前,俄军在乌东部战场逐步取得优势,但战况依然胶着。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就结束俄乌冲突展开行动,俄乌双方加紧在库尔斯克州的争夺。乌方此前说,俄军投入5万兵力在库尔斯克州进行反攻,试图驱逐乌军。而乌军2月5日在库尔斯克州方向发起了新攻势。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评论员布兰登·韦彻特近日表示,虽然战斗仍在进行,但冲突事实上已经结束。他在文章中指出,特朗普没有直接宣布这一点,但美国政府已经得出结论:战事不能再继续下去。
武器试验场
泽连斯基2月14日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采访时说,如果没有美国的军事支持,乌克兰生存下去将“非常、非常、非常难”,“我们生存的机会很小、很小”。
的确,三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援,包括美制“艾布拉姆斯”、德制“豹2”、英制“挑战者2”主战坦克,英国“风暴之影”巡航导弹、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等重型武器,以及F-16、“幻影2000”战机。北约秘书长吕特2月13日表示,仅2024年,北约就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500亿欧元的军援。
2023年2月,波兰向乌克兰移交4辆“豹2”坦克,成为北约成员中第一个向乌军提供西式主战坦克的国家。3月,德国向乌克兰提供首批18辆“豹2”主战坦克,英国第一批“挑战者2”坦克运抵乌克兰。9月,美国提供的首批“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到达乌克兰。
在美国援乌的众多武器中,“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曾被宣传会对战局带来重大影响。不过,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去年12月承认,“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没能发挥作用。据估计,2023年运往乌克兰的31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中,已有多达20辆被摧毁。
2023年5月,英国承认向乌克兰提供“风暴之影”巡航导弹,帮助乌军构建新的远程打击能力。7月,法国向乌克兰提供的首批“Scalp”远程导弹(法国版“风暴之影”)也运抵乌克兰。2024年11月,乌克兰使用“风暴之影”首次越境打击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
拜登政府卸任前对援乌武器做出重大政策转变。去年11月19日,泽连斯基证实,已获准使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等美制武器打击俄罗斯纵深目标。乌军当日使用该导弹打击了俄境内距离俄乌边境约110公里的一处武器库,这是乌军首次使用美制武器打击俄本土。
随后,俄军对乌克兰一处生产导弹的工业区进行了打击,使用了未搭载核弹头、代号“榛树”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这是俄方首次在俄乌冲突中使用这种威力强大的导弹,该导弹能以10马赫的速度攻击目标,目前尚无法拦截。此前,俄军已在战场上使用了“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系统、“匕首”“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
乌空军原有110余架各型作战飞机已消耗殆尽。去年8月4日,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称,乌克兰已收到美制F-16战机,并称乌空军已开始驾驶该战机在境内执行任务。这是丹麦率先援助的首批6架F-16。截至目前,荷兰、丹麦、挪威、比利时等多个北约欧洲盟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的F-16,总计约85架。
继F-16之后,法国本月初已向乌克兰交付首批“幻影-2000”战机。鉴于俄罗斯强大的防空系统和打击能力,目前,乌克兰的F-16和“幻影-2000”主要用于纵深防御俄军的导弹和无人机等,很少在前沿与俄空军对峙。
与此同时,乌克兰扬长避短,在3500米以下的“濒空空域”大做无人装备文章。2022年4月,在乌克兰海岸执行任务的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发生爆炸并沉没。乌方称用两枚“海王星”反舰导弹击中了这艘军舰。美媒披露的细节称,乌克兰的“旗手-TB2”无人机在攻击中发挥了作用。乌克兰可能使用无人机作为诱饵,诱导扰乱了“莫斯科”号的防空系统,并定位目标位置,协助“海王星”反舰导弹击中该舰。
2023年8月,乌克兰使用一种廉价无人机袭击了俄本土,造成库尔斯克军用机场5架战机不同程度受损。据报道,乌克兰使用的是澳大利亚提供的纸板无人机。
乌国防部去年9月在社交媒体“电报”上发布的视频显示,乌军无人机向俄军可能藏身的树林喷射炽热、明亮的金属液体,所过之处燃起大火,并引发林中武器弹药二次爆炸。美媒称,这是乌军在投放铝热剂燃烧弹,试图摧毁藏匿在树林中的俄军坦克。交战画面是在顿涅茨克东部地区拍摄的,当时俄军正集中兵力向乌军重要后勤枢纽波克罗夫斯克推进。
乌克兰还率先使用“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来精确搜索、追击和摧毁目标。据路透社报道,俄乌2024年制造约150万架无人机,其中大部分是小型“第一视角”飞行器,每架售价数百美元,可远程操控用于识别和攻击敌方目标。为防电子干扰,抗干扰能力强的光纤无人机也在战场上被大量使用。
除了使用无人机、反无人机技术外,人工智能(AI)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战场上。乌克兰战略产业部长斯梅塔宁表示,包括使用人工智能在内的远程打击正在增加。
美俄会谈为结束俄乌冲突带来一丝曙光,但目前俄乌分歧巨大,俄方主张“基于新领土现实”谈判,乌方强调俄军撤出“乌克兰全部领土”,而且乌克兰能否加入北约也是一个“死结”。